• 新闻资讯
    您所在位置:天目湖 > 景区新闻

    天目湖 美景美名声名远扬

    时间:2015年05月25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天目湖

    地名是活跃的文化细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形成了一道道文化印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光明日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地名”活动,挖掘网友心目中有历史文化内涵、深为喜爱的“最美”地名。地名像人名一样,不仅是一个彼此相互区别的代号,而且往往也能够折射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好多人们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地名,实际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古代名邑,公元前221年,溧阳始建县制,溧阳建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溧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既是长寿之乡,又是文化名城。出溧阳城向南行十数里,天目山脉从浙江一路蜿蜒而上,象龙尾一般伸到了溧阳境内,并在此用力甩了一下,便形成了天目湖,可以说天目湖是天目山脉用来梳妆的一方明镜。青山横亘,湖水澄碧,天目湖,名副其实是山水品味的标尺。宋人林逋诗云:“春水净于僧眼簪,晚山浓似佛头青。”春日向晚,伫立三面环水的天目湖制高点---天目揽胜远眺,烟波浩渺的湖水背衬绵延起伏的青山,山水同色,温婉宁静。山,天目余脉,玉人峨眉;水,天目遗珠,仙子明眸。这,想必湖名由来。

     天目湖

    湖名天目,名美而内含诗韵。天目称湖,号雅而外溢辞风,两座水库,合成一湖碧水。一湖碧水,分若两颗明珠。莹莹之珠,镶于南山之麓。晶晶之目,嵌于溧南之畴。淼淼烟波,浩荡于苏皖交界之处。泱泱绿水,汹涌于吴楚接壤之途。游人望而神往兮,食客临而止步。
    天目湖名之美,更远扬于其美名。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任溧阳县尉时,看着自己鬓角已经发白的头发想到,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至今总算获取了功名,吃上了皇粮,而今天这一切,都同慈母的养育之恩是密不可分的,自己应该把母亲接到溧阳来享享清福才是。他想起年轻时在灯下苦读时,母亲总是陪伴在身边,并督促自己要好好读书,以求日后好获取功名的情景;他想起自己考试落榜之后心灰意冷、垂头丧气时,母亲总是鼓励自己要不怕失败、重新奋起的情景;他又想起每次出远门时,母亲总是要一针一线的为自己缝补衣裳,并送自己到村口,千叮咛、万嘱咐地说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家。就是在这次来溧阳赴任时,母亲特地为自己缝制了一件新衣裳,新衣上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慈母对游子的一片深情厚意啊……想到这些,孟郊的眼睛湿了,感激母亲的热泪夺眶而出,他喃喃地自言自语说:母亲啊,您抚育我成长,教育我奋发进取,指导年老还在为我缝补衣裳,您老人家的恩情啊,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尽啊……无穷的思绪,像一股山泉在心底流淌出来,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目湖之美,更在其诗意江南的精致。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目湖平滑如镜、空蒙潋滟、清得见人、绿得醉人的悠悠湖水,被叠叠青山相拥着。这里没有车流,没有人声,只有柔美的湖水亲吻堤岸,发出令人销魂蚀骨的低吟浅唱声。流连这幅无尽的织锦,一时如离尘出世,一切烦恼远去,让人顿感安详、宁静、愉悦。我微醉的静读这天地间难觅的山水奇画,耳畔,乡人动情地讲述起天目湖源头的故事。话语娓娓,一个个,一段段生动场景,鲜活在我心灵的感光片上。

     天目湖

    夕阳漫过远山,洇红湖面,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写意。倦鸟暮归,渔舟畅玩,挑破一湖静谧,杜甫“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剌声”的曼妙。泛舟湖上,远山含黛,近水含烟,氤氲中的亭屿楼阁,亦真亦幻。“淡淡青山小小舟,一湖水汽湿妆楼。”假想清人袁枚再世,焉能感怀依旧?
    Copyright © 2017 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11033210号-1
  • 咨询热线

    400-188-8588

    投诉建议

    t.tmhtour.com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