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您所在位置:天目湖 > 景区新闻

    御水温泉隆重举办“一村又一品”溧阳•大分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

    时间:2011年04月29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一村又一品”溧阳·大分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于4月26日下午在天目湖御水温泉度假酒店举行。市委书记韩立明作了题为《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幸福家园》的主题演讲。韩书记演讲内容全文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溧阳市委、市政府主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乡村旅游在保护一方山水、促进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积极吸引资本、知识等要素向农村转移,向旅游业集聚,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推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以乡村旅游景区、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为形式的乡村旅游载体260余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3家旅游农庄成为全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010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85.6万人次,占来溧游客的35.7%;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33.1%;带动景点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万余元。溧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国内旅游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今年年初被评为“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乡村旅游城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一、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联动
          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因而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对于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溧阳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借助工业园区发展理念,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三资”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现代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示范园93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8家,带动从业人员20余万人。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增收部分因发展乡村旅游所占的贡献份额约20%。带头致富不忘本,富而思进勇争先。部分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源,加快发展以体验生活为特色的“庭院式”经济,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我市戴埠镇李家园村民利用紧靠4A级旅游景区——南山竹海的区域优势,先后开办“农家乐”63家,其中村民潘建华牵头26家农户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富民资产专业合作社,2010年该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5亿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余元,在实现“开发一个景,富裕一个村”的同时,也丰富了溧阳乡村旅游产业的业态。
    二、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基础设施改善同步推进
          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利用乡村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需求,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最终实现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与乡村旅游发展共赢。多年来,溧阳市通过不懈地努力,基本做到了“规划不留盲区、建设不留空白”。围绕起点高、规模大、布局优的要求,及时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在镇村布局规划与行政撤并中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农村道路通达、河道河塘清淤、农村绿化美化、垃圾统筹处理“四位一体”的管理,农村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从2002年起,溧阳相继投入交通建设资金89.6亿元,共建成公路总里程249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8公里,农村公路2275公里,同步改造桥梁645座,实现了市到镇通一级公路、镇到镇通二级公路、镇到行政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各镇(区)主要节点18分钟之内就能上高速的目标,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综合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了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的无缝对接,溧阳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全国典型。便捷的交通带来了旺盛的人流和畅通的物流、信息流,促进了溧阳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乡土性休闲空间和场景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乡村旅游活动的独特卖点。基于这一认识,溧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实施清水、蓝天、增绿、洁净等“十大生态工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响两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对有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先后退批污染项目182个,关闭化工企业150多家、矿山宕口69个、轧石厂58家,淘汰全市所有机立窑水泥生产线31条;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在全国率先实施饮用水湖泊生态清淤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5万亩,改造生态户厕3000多户,确保天目湖水常年保持在Ⅱ类水标准目标。2010年全市环境监测系统覆盖率达100%,森林覆盖率27.82%。溧阳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使乡村旅游更具魅力。而同时,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又使农民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热情空前高涨,旅游景点和接待点的农民更为自觉地参与到了政府组织的农村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之中。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实施了“三清一绿”整治,36个村实施了“五化三有”工程,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整治,溧阳的山水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纷纷寻迹而来,溧阳乡村旅游显示出勃勃生机。



    四、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培育新农民融合提升
          农民不仅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提供者,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素质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溧阳市积极开展新农村人才建设“阳光工程”,不断加快适应乡村旅游发展要求的“新农民”培育步伐。一方面,注重乡村旅游“领军者”和“带头人”的培育。重点引进和培训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经营管理人才,全市先后涌现出沈祖富、濮爱玉、叶豪、陶峰等一大批发展乡村旅游的杰出代表,有效促进了农业观光示范园、旅游农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规范发展。另一方面,注重职业化和专业化从业队伍的培育。从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入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自主开展有针对性培训,不断加快农民生产经营意识转变,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行为。近年来,全市投入专项资金2500余万元,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超25万人次;先后引进农业中高级科技人才50余名,高科技农业项目200余个;组织农业观光示范园、旅游农庄负责人、科技工作者、职工代表赴日本、台湾以及浙江等地学习乡村旅游先进经验。通过培训,使当地农民开拓了眼界、增强了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有力推动了溧阳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做优做强。 
          本世纪以来,溧阳吸收和借鉴日本大分“一村一品”的理念,并注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内涵,由此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互动共赢的具有特色的溧阳之路。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形成以乡村旅游景区、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为形式的乡村旅游载体260余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3家旅游农庄成为全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010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85.6万人次,占来溧游客的35.7%;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33.1%;带动景点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万余元。韩立明在演讲中将溧阳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做法归纳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二是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基础设施改善同步推进;三是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赢;四是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培育新农民融合提升。

     



    Copyright © 2017 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11033210号-1
  • 咨询热线

    400-188-8588

    投诉建议

    t.tmhtour.com

    delete